上海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潘晓宁告诉《一财经日报》记者,我国商标制度有“重注册轻使用”之嫌,但5月1日新的《商标法》出台后,也将渐渐倾向于开始注重商标使用,但这还需要一段过渡期。“美国是特别注重使用的,如果一直在用,即使没有根据联邦商标法注册,各州也会通过州法律对其进行保护。”
大牌“陷落”
近日,《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商标网上以成超作为申请人查询,发现同时出现了59个知名或不知名的商标注册号/申请号。
对此,成超在接受《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商标都是他“买的”:“我托人在网上找的,淘宝上有代理,然后当作产品自己用。”
对于究竟如何使用这些商标,成超并不愿意回答。
在成超申请注册的59个商标中,包括了强生、洁婷、湾仔码头、吉百利、EMS、新民晚报、辛拉面、玫琳凯、英纳格、良友金伴、可的、雅培、光明等不少知名品牌的同名商标。
《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成超注册的“玫琳凯”商标正处在转让过程中。但截至记者发稿,玫琳凯()化妆品有限公司并未给予回复因此无法判断此商标是否转让给玫琳凯()化妆品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商标的字面虽然和平时常见的大牌相同,但类别却有所不同。
例如,雅培是奶粉品牌,但成超注册的“雅培”则归属于商标类号中的43类,即餐饮酒店类;“湾仔码头”是水饺品牌,成超注册的也属于43类餐饮酒店;“玫琳凯”是化妆品品牌,但成超则注册为10类,即医疗器械类。
上海科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詹毅律师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同样的名字,以不同的类别注册,在的法律是允许的。”
他举例,如果一种水饺品牌被人注册在包子上,这是不被允许的,但如果注册在水泥上,则是可以的,不过这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如果申请注册的商标已经是驰名品牌,且新的注册会对其产生不当影响,则抢注行为不会成功。
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潘晓宁对《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一共有45个大类,申请注册的时候是一标一类,一个商标可以申请在45个类别上。“一些国外的大牌如果在我国没有注册申请商标,就不一定有商标权,很多人正是利用了这个商标地域性规则打了一些擦边球。”
而记者采访多家企业了解到,许多企业对于和自己品牌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被注册并不知晓。
良友便利方面高层告诉《一财经日报》记者,良友品牌从事便利店产业多年,此前其品牌为“良友金伴”,2006年左右将品牌改为“良友”,目前大部分便利店品牌已经使用“良友”,极少数门店还沿用“良友金伴”,之后也拟陆续翻牌。而对于“良友金伴”品牌在43类餐饮酒店类被他人注册,上述高层表示并未听说。
“我们从事的是零售终端业务,主要是销售商品而不是生产商品,因此即便对方抢注了餐饮、酒店或食品类的商标,我们也不会太在意,毕竟餐饮食品产业与我们零售产业非常不同,哪怕对方真的开设了相关品牌的餐厅或酒店,这类业态也不会与便利店有混淆。”良友高层说。
上述高层进一步透露,其上级集团已经为“良友”品牌进行了商标注册保护,即所有与零售有关的细分类别都进行了商标注册,所以他人能够注册的范围基本与零售无关,在业务上不会太冲突。
“抢注”产业链
一名从事知识产权的律师对《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职业抢注人”并不新鲜,不仅是个人,一些很小的公司、皮包公司都会做这样的事情。
实际上,更多商标抢注者和代理机构活跃在随手可及的网络平台中,而这也已形成了一个产业。
一名从事商标代理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花一两千元注册商标以后,有时候转让出去得到的费用可以多达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也就是说,即使花十多万注册了几十个商标,一旦有一个成功转让,就将完全覆盖掉之前所有的成本,并能大赚一笔。
通常情况下商标代理从业人员熟悉“门道”,了解商标注册的程序、规则。“商标局网站上的商标信息都是公开的,只要检索一下就可以了解某些大牌的某些类别或项目有没有申请注册,这样一些商标投机者就可以抢先注册商标,而且越是有名的越容易卖出去,价格也越高。”上述律师告诉记者。
“你多留心哪些有一点知名度的牌子还没注册的近似品类,这种是最容易卖出去的,不过现在要发现这样的名牌商标越来越难,得花心思找。”记者从一名淘宝网[微博]上的商标代理商家处了解到,通常注册人在想好名字后,会请这些代理机构查询商标近似度、是否构成侵权等,然后再递交相关材料。一般而言,注册一个商标的费用在1000元左右,代理费也在1000元左右。
“名牌”难抢,抢注人就靠量来取胜。记者随意在淘宝网上找到一家商标代理机构发现,例如在第30类食品调味大类中,包含了茶、咖啡、糕点等细分品类,记者仅翻阅了这家机构已注册商标第30类当中的茶类,就显示了170多个商标。
而就某一不知名商标的转让费用,记者从这家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转让的代理费在1000多元,而这一商标自身的转让价格在2.6万元。
一名从事知识产权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商标恶意抢注现象,也与一些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不规范代理行为有一定的联系,他们对专利、商标等的审批环节、立法等各个方面都非常熟稔。“他们靠大量专利和商标生存,熟悉商标申请注册、转让等各种业务的门道,每替人代理一次就收几百到1000元不等的代理费。”
风险
注册后的商标一旦成功转让就能获益,但一些“抢注人”也不免缠上官司。
成超就因“湾仔码头”商标和美国通用磨坊公司打了几年官司。
通用磨坊法务部一名人士对《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从2009年开始,他们就申请撤销成超所注册的“湾仔码头”商标,“商标局2011年作出裁决,我们赢了。但成超不服、提出复议,到2013年6月,又维持裁决。2013年10月他提出了行政诉讼。随后,案件进入法院审理。”
一般注册商标的时间是在1-2年左右,并且商标的成功率只有50%左右。后续商标越难越注册,会导致商标注册的成功率还会不断的下降。所以在入驻电商的时候,更多的人选择了商标购买。那么商标购买有哪些好处?与商标注册对比,为什么说入驻电商更适合购买商标?
买商标有哪些流程?买商标的好处很多,一般情况下,我们买商标都是为了更好的节约时间,同时买商标风险比较低,所以买商标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下买商标的流程以及事项。
近日,在杭州市的一家建筑企业,以2件商标向杭州某银行获得融资4个亿,刷新了区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新高。
新《商标法》中,第四十四条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宣告该商标商标无效。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商标被宣告无效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注册商标有明显瑕疵,(二)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注册;因此,为了避免商标被宣告无效,就要避免触碰这两条规定。那么商标无效宣告如何避免,又有哪些方法呢?
众所周知,商标注册申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商标申请过程中,出现商标驳回、复审,所需要的时间会更长。商标驳回复审是商标被驳回后的唯一救济方式,并能增加成功取得商标注册的机会,并能有效缩短领取证书的时间。若商标驳回复审顺利的话,很有可能在一年内即可领取商标注册证书;而一旦放弃复审,再重新申请,也需要花费2-3年的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