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三千多家制笔企业、二十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四百多亿支……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的“球珠”却需要进口。
在全球化语境下讨论“圆珠笔之问”,并非出于一种狭隘的“经济地理主义”,不是讲我们不能接受一些商品的进口。“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扬长避短,把能够做好的产品做好,而在一些无关大局的短板上则选择进口。这里的关键在于,我们的一些短板是否无关大局,造成短板的原因是孤立的还是普遍的。
一支圆珠笔,价格或有限,但再小的数字一旦乘以四百多亿时,就会变得无限大。这么大一个市场,关键部件只能依赖进口,再大方的人都会有些舍不得。如果仅仅是圆珠笔的问题,那倒也罢了,但人们关心“圆珠笔之问”,是因为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而这些问题涉及到供给侧改革,远远比进口圆珠笔尖多花几个钱更有意义。
在“圆珠笔之问”里,到底有什么?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工匠精神”可能比较合适。“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敬业,这主要是态度问题,体现在一些不该发生问题的地方不能发生问题。对于这一点,当人们比照“德国货”时,会有更深刻地感受。二是精业,主要是技术问题,体现在一些应该突破的地方必须突破。
当我们谈论圆珠笔时,两种问题都有。而就舆论的兴奋点来看,更多集中在“精业”问题上,也就是圆珠笔尖的技术问题。据专家介绍,在笔尖生产上,无论是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或许有人会问,中国制造能让高铁飞驰、蛟龙入海、玉兔登月,怎么在这里“短腿”了?这就涉及到市场主体的创新问题。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创新也是市场创新的主体;企业有着逐利天性,企业创新同样受利益驱动。如果企业创新能够得到回报,就会加大创新投入,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如果企业创新得不到肯定,就会缺乏创新动力。据专家介绍,企业散弱小、缺乏科研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原因,导致行业成长“内力”不足,一直制约着制笔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步伐。关键的关键,还是“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无法从创新上得到有效回报。
在市场起步阶段,很多人会从山寨中获利;但当市场发育到一定阶段,如果还没有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共识,创新得不到足够的激励,这个市场就会碰到天花板。目前中国制造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产权问题的重要性,愈加凸现出来。
一般注册商标的时间是在1-2年左右,并且商标的成功率只有50%左右。后续商标越难越注册,会导致商标注册的成功率还会不断的下降。所以在入驻电商的时候,更多的人选择了商标购买。那么商标购买有哪些好处?与商标注册对比,为什么说入驻电商更适合购买商标?
买商标有哪些流程?买商标的好处很多,一般情况下,我们买商标都是为了更好的节约时间,同时买商标风险比较低,所以买商标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下买商标的流程以及事项。
近日,在杭州市的一家建筑企业,以2件商标向杭州某银行获得融资4个亿,刷新了区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新高。
新《商标法》中,第四十四条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宣告该商标商标无效。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商标被宣告无效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注册商标有明显瑕疵,(二)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注册;因此,为了避免商标被宣告无效,就要避免触碰这两条规定。那么商标无效宣告如何避免,又有哪些方法呢?
众所周知,商标注册申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商标申请过程中,出现商标驳回、复审,所需要的时间会更长。商标驳回复审是商标被驳回后的唯一救济方式,并能增加成功取得商标注册的机会,并能有效缩短领取证书的时间。若商标驳回复审顺利的话,很有可能在一年内即可领取商标注册证书;而一旦放弃复审,再重新申请,也需要花费2-3年的时间成本。